关闭
新闻中心

朝阳“黄金谷带”杂粮产业生态圈在这里聚合

#行业资讯 ·2025-08-31 14:51:18

盛夏时节,万物生长。7月14日,朝阳迎来高光时刻——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朝阳分会暨朝阳市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隆重开幕。作为全国粮食行业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最具影响力的市场化品牌展会,本届粮交会以“粮安天下聚合力 产销融通促发展”为主题,旨在凝聚力量提升粮食市场化水平、推动流通提质增效。


图片


据了解,这是朝阳首次承办粮交会。一场以杂粮为主题的产业展览会,126个展位如同节点,紧密串联“文化溯源、科研育种、企业创新、终端产品”全链条,向八方来宾生动呈现了“黄金谷带”杂粮产业生态圈的深度聚合。


图片


步入C展区,3个粟文化展位瞬间将时光拉回5800年前的农耕源头。生动的浮雕与展品,无声诉说着朝阳作为杂粮发源地的厚重底蕴。独特的气候禀赋,造就了“一粒谷子养一方人”的传奇。与悠远文脉共振的,是前沿科技的强劲脉动。相邻展区,中国农科院、辽宁省农科院等20家机构亮出最新“科技成果”。耐旱、高产的杂粮新品种标签上,“适合朝阳土壤”的字样分外醒目,彰显科研力量对本土生态的精准适配。



从实验室到广袤田野,生态圈的核心驱动力——本土种业正强势崛起。辽宁联达种业等5家本土种质企业,同台展示“硬核”实力。这家从北票农资门市部起步的行业翘楚,已在新疆、甘肃布局6万亩繁育基地,年供种覆盖2000万亩土地。“我们的品种抗旱性突出,在朝阳试种亩产高出普通品种15%以上。”负责人言语间充满自豪,这正是生态圈内技术转化、服务本土的生动体现。


图片


户外的A、B展区则上演着从“种子”到“餐桌”的价值跃升。57家朝阳杂粮企业及特色农产品企业,将生态圈孕育的科技与资源,转化为看得见、尝得到的美味。建平县惠丰源粮食品依托1.2万平米智能工厂,将优质小米精制成“王老汉”牌地理标志产品,通过10间直播间日销3万单;邻位的朝阳粟丰谷物仓储有限公司,作为全国第二大荞麦米生产线,其1.7万亩有机基地产出的67个品种,直供永辉、京东等大平台——科技赋能的高效流通触手可及。



B展区的“家乡味道”展位,则是最富温情的生态圈注脚。 33家企业带来的朝阳特产,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情怀。喀左县凌河牧鸭基地的咸鸭蛋油香四溢,“化石鸟小米”包装上的溯源二维码诉说着品质故事。怀志杂粮的“朱碌科”黄小米,创下“7小时网销50吨”的骄人纪录。“以前村里的‘土宝贝’,现在借展会卖全国了!”一位建平参展商的笑语,道出了生态圈为“家乡味”插上的腾飞翅膀。


从5800年粟文化浮雕到直播间里涌动的“助农单”,从实验室的基因图谱到餐桌上升腾的粥香,这场盛会精准勾勒出朝阳杂粮“生态圈”的完整图景——文化是根,科技是脉,企业是干,产品是果。阳光洒在“朝阳杂粮”的招牌上,映照着每一粒凝聚生态智慧的种子、每一款匠心打造的产品。它们共同宣告:依托国家级粮交会平台,朝阳“黄金谷带”的杂粮产业生态圈已然深度聚合,正以科技唤醒千年底蕴,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转自:公众号——朝阳发布

Copyright © 2021-2025 辽宁绿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Sitemap 备案号:辽ICP备2025062233号 技术支持: 吉林省优正科技有限公司

15142103666